【中国青年报】兰州大学青年社团蓬勃发展
用传统文化滋润学子心灵

日期:2011-12-26 阅读: 来源: 关键词:

   “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聊理想。”在地震灾区陇南,兰州大学文化行者公益社团发起人王文魁禁不住发出这样的感叹。

  三年来,这个社团的足迹遍及甘肃各地,从关注农村、关注现实出发,他们通过课题调研、培训示范等各种方式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寻访民族根脉。社团结集的论文从传统民俗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到少数民族濒危文化的拯救与传承,有关注少数民族发展现状的《少数民族边缘儿童空间建设与心理干预项目》、《推进白马藏族灾后文化重建与妇女培训计划》;也有将目光投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兰州鼓子传承艺人档案建设项目》、《陇东红色遗产留存状况及爱国主义公益推广项目》等。

  甘肃省文县大山深处,居住着一支原始古朴的民族——白马藏族,寄托了他们信仰和文化的白马神庙在汶川地震中损毁。这群大学生们得知后,带着募捐来的社会公益基金赶赴当地,帮助族人重建白马神庙。临别时,纯朴的白马藏人摆了几天的流水席答谢这群孩子,这是当地风俗里最高的礼遇。

  “能决心做公益的人,定是领悟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能倡导做公益的人或组织,是这个物欲横流社会里难得的道德力量。”翻开论文集,担任文化行者负责人之一的杜方园告诉记者,“公益让我们意识到温情的可贵,感受着付出的欣慰,收获了内心的丰盈,生命也因此而圆润。”

  在兰州大学,近年来诸如文化行者这样的文化社团受到大学生的热捧。对兰州大学书画爱好者协会会长朱鹏达来说,兰大的求学经历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之一。他坦言,自己学书法,写了10年多时间,但大学三年是“进步最快的几年”。

  这主要得益于兰州大学浓郁的书法氛围。平时,不少知名书法家、文学家获邀赴校园开坛讲课,吸引了不少同学的目光。而提起“神笔杯”,爱好书法的甘肃大学生几乎无人不知。截止2011年,这项由历史文化学院团委主办的书画赛事已经连续举办了24届。“神笔杯”始终秉持“传承国粹、赓续文脉”的己任,立足西北、面向全国,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提升,业已成为代表西北高校水平的书画赛事。

  “年轻的导演”党昊春认为“真正有份量的,还是传统文化”。在他看来,大学期间,类似像话剧、书法等传统文化应该大力弘扬,“从经典和传统中找寻、学习和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现在的大学生太物化、太功利化。”太极拳协会王结能会长提高了音调说:“这个社会追求快节奏、利益化,使得大学生往往也心浮气躁,不能静下心,从而仔细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兰州大学团委书记安俊堂欣喜地看到:被媒体贴上“缺少理想和信仰”、“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等诸多标签的“90后”一代,面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这个命题,表现出难得的责任和担当。

  “大学生们主动从传统文化中去寻找滋润心灵的养料,这与传统文化在兰州大学的浓郁氛围是分不开的,良好的环境激发了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安俊堂说。他告诉记者,近年来兰州大学团委持续加大力度,健全校园文化熏陶体系,实施了包括“文化品牌培育计划”、“文化阵地拓展计划”、“学生社团提升计划”等在内的一系列计划,将时代气息与百年兰大的文化底蕴相融合,旨在培养具有人文情怀、高尚情操的时代英才。

  长期分管学生工作的书法家李恒滨将自己精心创作的书法作品集中义卖,将拍卖所得款项与未来四方集团共同成立了“恒滨未来四方书法教育发展基金会(恒基金)”,并担任理事长,同时聘请李政道先生担任顾问,面向社会推出青少年书画奖励计划。

  正是得益于他的大力倡导,使得书法这门“国粹”在兰州大学参与者众多。在李恒滨看来:“要弥补青年大学生对历史认识的局限,就要让大学生亲近传统文化,让他们真切地认识到其中的伟大智慧,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信心。大学不应该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把传承文明的责任扛在肩上。” (记者:张鹏)

(《中国青年报》2011年12月26日 06 版)

    170
    发现错误? 报错
    文:
    图:
    视频:
    编辑: 法伊莎
    责任编辑:

    推荐关注

      阅读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