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一所西部高校的“生态文明”答卷

日期:2012-11-29 阅读: 来源: 关键词:

文·王兴东

  国内第一本人类生态学专著,我国集水农业研究的发源地,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蓝图……外界很多人几乎难以相信,上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诸多开创性工作居然有一个共同的出处——兰州大学。

  近日,当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并同意写入党章后,如何发挥优势、建设“美丽中国”,又一次成为这所中国最靠西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思考的命题。

“西部地区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地”

  地处黄河上游,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兰州大学所处的甘肃省一直以来都是以经济欠发达省份的形象示人。然而,丰富的地貌资源、多样的气候类型以及贫困交织下的发展问题,却是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关涉的许多问题的好地方。

  “包括甘肃在内的西部地区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地!”长期从事区域经济研究和战略规划的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郭爱君教授说。他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其本质是一个如何协调资源、环境与人口相得益彰的问题。

  无独有偶。追溯历史,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王乃昂发现,其实在我国经济建设大幕刚刚拉启的时候,兰大的学者就开始了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上世纪80年代,兰大地理系教授夏伟生在其出版的《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人类生态学初探》等著作中,明确提出“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时,首先必须改变传统的生态价值观;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应遵循生态规律,使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同步进行!”

  作为我国人类生态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虽然夏伟生教授的英年早逝让学界惋惜,但值得欣慰的是,他的许多前瞻性研究在兰大后学的发扬光大下已经变成了一份份决策咨询和战略规划。2009年底,甘肃省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实现了循环经济由理论到实践的重大突破。而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就是由同样毕业于兰大地理系、现为兰大中国西部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的陈兴鹏教授和他的团队所做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是和科学发展观中提出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是一脉相承的。我们抓住资源节约型社会中的核心问题,即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通过‘三个转变’促进‘三个转型’建设‘三个文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陈兴鹏说。他提到的“三个转变”促进“三个转型”建设“三个文明”,即“通过思想方式的转变促进意识转型建设精神文明,通过生产方式抓变促进物质转型建设生态文明,通过消费方式转变促进生活转型建设社会文明”。

“发挥学科优势,做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2012年11月5日,由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杜国祯教授主持完成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玛曲)生态修复及保护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通过验收。专家组的结论是:“项目的实施很好地建立了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模式及技术,有效地提升了黄河源区的水源补给能力,为甘肃省经济社会及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玛曲湿地是俗语中“九曲黄河”的首曲,一直以来享有“黄河之肾”的美誉。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受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双重影响,最严重的时候90%以上的草场曾呈现过退化趋势。正是在杜国祯教授“不用10年,甘南州草地乃至青藏高原东部将成为中国第四大沙尘源”的大声疾呼下,玛曲湿地的生态保护问题才被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与杜国祯教授长期工作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寒地区相比,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的马金珠教授似乎舒服一点,但相同的是他也参与了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项目。作为水资源利用研究的专家,马金珠近十几年来一直参与被温家宝总理批示多达十四次的甘肃民勤的沙漠化防治问题。

  “温总理首次在1999年批示后,我们就与国外的研究机构申请了题为《中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以甘肃省民勤盆地为例》的课题,开始了民勤沙漠化问题的研究。之后在温总理的持续关心下和甘肃省的高度重视下,我们又先后启动了‘民勤沙漠化防治与生态扶贫’项目,参与了甘肃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有关项目。”马金珠说,“我前段时间还去过民勤,现在民勤的生态环境已经大为改善,我们用来监测地下水位的几眼泉原来不出水,现在也开始往外冒水了!”

  杜国祯教授和马金珠教授的例子只是兰大直接助力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在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农作物和牧草资源有效利用、生态农业研究、旱地农业研究、城乡规划研究、资源承载力研究、生态移民、及气象、地质灾害防御等诸多方面,都留下了兰大专家教授的身影。以较宽的口径看,在兰大服务地方的项目中,和生态建设有关的项目超过了2/3,而在兰大的科研项目中,这个比例超过了一半。

  “可以说,兰大已经形成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学科群!”兰州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高新才说。2012年初,由他授领衔的“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取得丰硕成果:项目系统研究了西北五省区经济发展问题,提出西北各省区应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养问题进行研究,出版了《生态文明与公民意识》等著作,以流域为单元,对生态补偿机制及政府责任进行初步研究,形成一系列论文与专著,并提出必须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市场化改革和重要生态区管理体制改革……

  “下一步,我们可以通过校内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更进一步发挥兰大在区域经济学、自然地理学、植物学、生态学、西部环境、草地农业、大气科学等方面的学科优势,成为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高新才教授的观点也得到了王乃昂的认同。

“要更加重视学生和公众生态意识的培养问题”

  “大学生和社会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方面!”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袁建立说。他通过接触发现,许多在校大学生和一般的公众的生态知识其实还停留在一些非常表面化、概念化的层面。一些过去不合时宜甚至违反生态学本质的提法和观念还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左右着人们的行为。

  “比如,很多人一说到生态问题,就想到种草种树,其实在一些荒漠化的地区,是不适宜种树的,人类的活动多了,反倒会对生态的恢复产生新的破坏。还有,以前常常提到的‘治沙’,严格来讲也是不对的,现在换成‘固沙’就更准确一些,否则就会形成人进沙进的适得其反!”出于这样的考虑,袁建立申报了《生态与进化》的校内通识课,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不仅如此,在兰州大学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建设上,学校充分发挥在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实践模式上积累的传统和优势,为学生开设了相关的基础课和通识课。在每年的暑期社会实践上,学校鼓励学生结合专业实际,在感受祖国的美好山河中了解国情民情。一队队身着兰大体恤衫的“背包客”,成为陇原大地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而兰大活跃的许多学生社团也让老师们感受到了生态建设后继有人的可喜局面。“雪山沙漠和高原,都留下我们的足迹,只希望黄河流碧水,赤地能变青山,世界充满绿色,地球不再有荒原!”这是兰大绿队队歌中的一段歌词。从1999年开始,兰大绿队坚持不懈地做环保宣传,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并力所能及地组织环保调查、环保活动。

  兰州大学达尔文协会,成立于1982年10月,现在已成为甘肃省首屈一指的环保社团,为西部环保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2004年,协会组建湿地使者项目组,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举行的湿地使者行动,并凭借在澜沧江流域的优秀表现荣膺当年活动一等奖。

  从自发到自觉,从理论到实践,从区域到全局,从教师到学生,从单打独斗到学科集群,有专家认为,兰大倚“近水楼台先得月”之优势,把论文写在西部的大地上,把实验室建在山头田间里,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所做的探索值得借鉴。

(2012年11月29日《科技日报》第7版)

    182
    发现错误? 报错
    文:
    图:
    视频:
    编辑: 法伊莎
    责任编辑: 法伊莎

    推荐关注

      阅读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