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英大先生——经济地理学家孙敬之

日期:2020-12-10 阅读: 来源: 关键词:

孙敬之(1909—1983),原名孙培钦,别号鲁夫,河北深泽人,经济地理学家。先后任教于华北联合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兰州大学。

1927年,中学毕业的孙敬之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预科,两年后升入北师大历史系,并以地理为副科,从此与地理结下不解之缘。1939年,孙敬之被派往华北联合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学习并留校任教,任地理教员、史地系主任等职。

1959至1961年,孙敬之在政治上受到迫害,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一度被迫中断。1964年,兰州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江隆基致信孙敬之,力邀他到大西北共同干一番事业。江隆基说:“西北是搞地理的人大有作为的地方,兰州大学地理系正缺经济地理专家。” 1966年春,孙敬之同意受聘担任兰州大学地理系主任,并举家搬迁至兰州,夫人李慕真作为科学院派出的干部,亦调至兰州冰川冻土沙漠所工作。

孙敬之主持地质地理系工作时,对兰大地理系的教学计划、实习等做了改革和安排,研究了土壤、自然地理概论、水文地质等方面教材的编写事宜,并提出“课堂教学要少而精,讲关键的、有用的问题,克服繁琐哲学和教条主义,要能编一套具有自己特点的好教材”。他还先后找一些教师谈心,并通过一些实际工作来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克服强调个人和专业范围的倾向。

为了进一步加强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科研与实践的联系,孙敬之主动联系并承担甘肃省科委高台县农业区划工作队队长的任务。他在工作笔记中写到:“不是地理学科没有前途,而是我们的思想水平不高,业务水平太低,在实践中不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他带领地理系部分青年教师和协作单位科技人员,一同前往高台县开展艰苦的野外工作。经过调查分析,他代表地理系向当地政府提出用种植树木防风沙、用分期浅灌治盐碱的具体措施,并建议通过调节作物的品种,解决春夏之交农田供水不足、夏末秋初水量充足的矛盾。他说,这里的农业是有潜力的,只要注重科学研究,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高台就一定会富起来。

为了进一步做好分期规划,他还绘制了详细的图表,并就当地虫害治理提出一些设想。孙敬之作为表率,他的精神鼓舞全体工作人员努力工作,使高台县农业区划工作取得成功。孙敬之等人为高台县所作的农业区划,虽然因时局变故而被搁浅,但当地政府按照他的汇报要点指导农业生产,使高台县农业获得较大发展,多次受到上级政府的表扬。

“文革”初期,学校曾一度号召各系教师进行全日制学校的教学改革,要坚决、稳固地推行半工半读学校,大力发展业余教育等。这一形势直接影响到基层院系教学工作的稳定。就地质地理系而言,水文、土壤等教研组建了又取消,一直摇摆不定;地貌和气候组的基础课安排过多,在应用技术方面还不如中专生,地质专业则感到教学任务不够。孙敬之对此写下了个人看法:“看问题都有片面性,只讲半工半读优点,而看不到困难,是不科学的,反对只见成绩、看不到困难和缺点。片面性往往从个人主义产生或受个人主义影响。”大家一致认为在孙敬之的主持下,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的发展大有希望。

“文革”爆发后,孙敬之的研究和计划被迫中断,就连他自己也受到冲击,身心受到严重伤害,他的调查研究和教学工作几近停滞。1972年,因心脏病复发,孙敬之回石家庄长期卧病修养。1979年,孙敬之调往北京经济学院,负责筹建人口所的工作,并担任所长。

晚年的孙敬之不顾自己年老体弱,仍坚持完成三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其中《中国人口丛书》是关于中国人口学方面的一部经典性著作,被联合国有关人员称为“资助中国最有效的成果之一”。

孙敬之将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的工作精神、高尚的个人品德,激励着后人为把经济地理学科研与教学事业提到一个更高水平而努力奋斗。

    发现错误? 报错
    文:
    图:
    视频:
    编辑: 肖超元
    责任编辑: 许文艳

    推荐关注

      阅读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