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兰大人】于困顿中寻找前行之路,这位兰大人在基层服务父老乡亲

日期: 2022-10-20 阅读: 来源: 关键词:

心怀“国之大者”众

则无往而不胜矣

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

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一批批兰大人

以“自强不息·独树一帜”校训精神

“勤奋·求实·进取”优良学风

心怀大愿·扎根实践

让青春

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今天,“拥抱时代·绽放青春”专题报道带您走近2012级口腔医学院校友刘起龙。

刘起龙的父亲也是一名基层临床医生,生活在医院大院中,他有机会从小接触到很多医学书籍与临床图片,这在他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学医的种子。2017年从兰州大学口腔医学院毕业后,考研失败让他一度迷茫,然而他并未停下进取的脚步,在当年又报考了华西口腔的规范化培训项目,并成功通过选拔收到录取通知。然而家庭的担子让他有些犹豫,几经权衡,他在兰大口腔校友——庄浪县人民医院院长周明宏的建议下入职了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人民医院口腔科,成为了一名基层口腔医生,他选择在口腔医学的道路上为家乡父老干些实事。入职四年,他一如既往地勤学奋进,多次获得县局级奖励,在同事与患者群众中有口皆碑。

一、揣着明确的目标出发,一定会到达

打小喜爱阅读的刘起龙偶尔会翻读父亲的医学书籍。初见那些形态各异的病患图片时,每每引发生理上的不适,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对于书中的图片更多的是好奇心和想要一探究竟的愿望。于是,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他选择报考了兰州大学口腔医学院,并被顺利录取,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口腔医学之路。

刘起龙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刚刚踏入象牙塔,见到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同学,刘起龙认识到自己在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方面有所欠缺,于是他想通过大学学习提升自己社交能力,带着明确的目标出发,高中就已经成为预备党员的他也有了更多优势,他喜欢做学生工作,为大家服务。在大一时,他便进入了学生会,大二时成为了体育部的部长,同时,他还曾担任班长,也是志愿服务活动的策划者,他的性格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在为大家服务的过程中,刘起龙的内心世界也慢慢发生了变化,他喜欢为别人服务的感觉,更喜欢被别人需要的感觉,这种性格上的变化让他在后来的工作中与患者交流更加顺畅。

二、承受着对年轻医生的“有色眼镜”继续坚持

毕业后,他成为一名口腔科助理医师,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医生带着他慢慢适应临床。2018年,刘起龙开始独立接诊。在接诊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患者不理解、不信任的情况,而他拥有足够的耐心,能悉心为患者们解释病理,并且慎重地帮助其选择治疗方案。

当回忆起刚开始独立接诊的日子,刘起龙言语中露出了一丝无奈,“你这么年轻能给人治好病吗,其实这种想法能够理解,病人看病都想找有经验的老大夫,但是这种怀疑声真的让人心里很不舒服。”独立接诊不久,单位组织为社会福利院的孤寡老人安装义齿义务活动,老年人说话未免刻薄,他还没开始工作,老人便旁敲侧击:“你这么年轻,能不能给我装好,能不能换一个年纪大的老大夫?”听到这话的刘起龙依旧耐心地一步一步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完成义齿修复。到活动义齿二次调磨再见面时,老人家的态度发生了极大变化,“刘大夫你做得特别细致、认真,短期磨合之后我的假牙就基本可以嚼东西了,上次我说的话你别往心里去。”

“很多老年人有多次就医经验,碰上几次大夫态度较差,再次就诊时难免内心有些成见,见到年轻大夫这种对抗的态度自然流露的多一点,”刘起龙这样说道,“我觉得医生除了解决患者身体上的病痛之外,也有责任去了解疾病在他们心理上刻下的伤疤,也许心病很难治,但避免就医期间的进一步创伤其实很容易。”刘起龙接诊时总是温声细语,也正是因为他认真、诚恳的态度,短短三年他就积累起了可观的患者群体。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众对于口腔健康与卫生的关注也日益提升,作为年轻医生的刘起龙有一个梦想,就是将口腔健康这项对大众而言锦上添花的事业完成得更出色。

三、行医过程也让他明白责任重大

口腔门诊的患者群体大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小到一两岁的孩子,各有特点。他曾经接诊过一个一岁半的孩子,小朋友玩耍时不慎将动漫贴纸贴在了上颚,爷爷奶奶毫不知情,只知道孩子口腔不舒服,一直哭闹,急急忙忙抱到了医院,刘起龙仔细观察后判明情况,一边观察小孩子的举动,耐心哄住孩子停止哭闹,因为太靠近咽喉加之孩子哭闹,万一掉入呼吸道后果不堪设想,孩子稍稍安静下来后,他眼疾手快,一镊子夹住了这片小小的贴纸,并取出口外,最终,孩子和老人安全地离开了。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刘起龙心中也一阵后怕,医学的道路上没有小事,任何一个病例都需要认真对待,真的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经过5年的临床,他也慢慢总结出了一些经验。“矫正牙齿具有个体特殊性,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个人的口腔状态都是不一样的,面临不同患者、不同类型,要随机应变,根据经验和临床研究制定不同治疗方案。” “瓷贴面,牙齿矫正这些治疗都需要考虑到患者的美学需求,不单单是机械制造,更有人性设计,这就要求医患,医技之间的沟通更加有效。”

刘起龙供职于公立医院,在他看来也意味着多了一份社会责任,他们没有那么多接诊患者的提成,更多的是以比较低的就诊价格,为百姓们提供优质服务。刘起龙说:“不要好高骛远,扎扎实实走好脚下的路,等到达了这个目标再去追求下一个目标,总能达到自己内心的理想状态。”

四、随叫随到,随时开启工作模式

2020年初,疫情突如其来,刘起龙主动请缨,成为第一批接触高危人员的隔离酒店工作者。今年参加的新冠疫情流行病调查工作更是黑白颠倒,经常是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随叫随到,电话永远开到最大音量,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裹在厚厚的防护服内,汗水流了一遍又一遍,但他仍会坚持做好每一份接到的工作,也安抚好每一个人的心情。“大白不好做,每天穿隔离衣就像移动桑拿房”,但刘起龙从来没有抱怨过,他认为,这是作为医生需要承担的责任,就像军人的责任是保家卫国,而他,就应该奔赴一线,守护人民的身心健康。

不久前,听闻兰州疫情严峻,刘起龙还曾申请过支援兰州,虽然未能成行不过心意深重,“我对兰州有很深的感情,在兰大度过大学的黄金5年,现在作为医生,我愿意成为一颗小小‘螺丝钉’,到疫情最前线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五、坚持医院的公益性,珍惜医生的荣誉感

尽管基层医院的条件与收入很难与大城市相比,但是真真切切在每个患者身上去实践“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医学誓言后,刘起龙感受到了这份职业带给他的荣誉感。“经常有留学海外或者在大城市打拼的同乡在过年的时候找我维护牙齿,在国外或者大城市,消费水平很高,经常拔一颗智齿预约一年都看不上,价格也是本地的四到十倍,在外面真的不敢生病,相比而言咱家乡看病真的很方便了。”

虽然基层的患者也想获得更好的治疗,但是医疗成本确实是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果任由医疗体系商业化,那大多数底层群众的医疗负担将会成倍加重,刘起龙对这一点认识深刻。地处山区,他会认真接待每一个赶了几十里路来就诊的患者,尽管教育背景和生活环境区别很大,但他总能通过恰当的比喻和幽默的口吻让医患之间的沟通更加轻松愉快。

回忆起在萃英山下第一次接触大体老师与解剖课,一种神圣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人体的奥秘、生命的起源、人类的未来,一切都那么理想与高尚,当时的他没有犹豫过,更没有后悔过,如今更是如此。

校友简介:

刘起龙,兰州大学2012级口腔医学院校友,2017年本科毕业后任职于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同时负责门诊党支部相关工作,多次参加抗击疫情和基层医疗服务活动。2021年曾赴兰州大学口腔医学院进修学习,擅长口腔修复,正畸,牙体牙髓病的标准化根管治疗、烤瓷牙全瓷牙修复、阻生齿拔除、各种牙周病、儿童牙病以及部分颌面外科疾病的诊疗,并负责口腔X线片拍摄工作。

文字|

发现错误?报错
文:王华宇
图:
视频:
编辑:郭敏杰
责任编辑:彭倩

推荐关注

阅读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