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十四五” 实干成就“倍增+”】团结中担当,实干中奋进——兰州大学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发展纪实

日期: 2023-04-20 阅读: 来源: 关键词:

从最初几百平米零星的实验室,到如今7000多平米面向全校开放的平台;

从最初仪器设备台套数偏少、品质不高,到如今人均台套数充足且仪器质量在同类高校中处于先进水平;

从起初承担6个学院1600人的化学实验教学任务,到如今承担14个学院6000人的化学实验教学任务;

从1998年破除万难初步成立,到如今“手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十二五”国家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教育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4年,教育部办公厅)等多张“王牌”;

占地面积扩大了,硬件条件升级了,教学任务加重了,头衔荣誉增多了,这诸多变化与兰州大学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快速建设发展的25年相伴相生,变化背后唯一不变的是团队,一支始终将教书育人责任扛在肩上的团队,一支充满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团队,一支优良传统和精神品格代代相传的团队,这支团队在我校化学学科的发展及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五一巾帼奖表彰大会上,兰州大学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

一个团结实干、薪火相传的集体

1998年,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化学系决定将原先归各专业教研室负责的实验课程、实验设备及实验技术人员进行重新整合,成立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承担全校化学实验课程任务。出任中心第一任主任的是当时主管化学系本科教学的副系主任王春明教授。

要打破大家多年来形成的工作模式和惯性谈何容易。在学校和化学系的支持下,中心想方设法破解难题、建章立制、架构体系,提出了“淡化专业、强化基础、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方针和“立足教学、服务科研、专管共享”的实验教学资源管理导向,采用一级学科培养人才的办学模式,制定并实施了“体系重组、增新减旧、融会贯通、综合提高、资源共享”的实验教学改革方案。

在第一任主任王春明教授、第二任主任吴集贵教授的带领下,中心合并重组了原二级学科单独设置的实验课,形成了以“有序三层次”实验教学为核心,以穿插性开放创新实验和毕业论文为延伸,以自主学习平台为补充的特色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建立了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实验教学队伍,健全了运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完善了主讲、主任两条线的实验教学管理体系。2007年,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012 年顺利通过验收。

在梁永民教授任中心主任期间,在原有基础上提出了打造“基础训练—科研训练—就业实践”三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的构想,构建了教学科研协同、校企联合培养的教学新模式,建设了兰州大学化学创新实验教学中心,于2012年获批为“十二五”国家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013年,中心在原有化工仿真、化学信息学基础上,本着“虚实结合、相互补充、能实不虚”的原则,建设了“兰州大学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于2013年获批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有效地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办学效益。成立25年来,尽管团队人员一直在新老交替,但中心一直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持续建设,改革创新,取得了不俗的建设成效: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和甘肃省高校教学团队各1支;荣获甘肃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兰州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获批甘肃省一流课程3门、省级虚拟仿真项目3项;承担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甘肃省教学成果培育项目3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0余项;正式出版实验教材6套10本,发表教研论文40余篇;2022年荣获“甘肃省三八红旗先进集体”称号,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个稳扎稳打、改革创新的集体

25年来,中心稳扎稳打,在确保高质量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同时,持续推进实验教学的改革创新。

在中心成立初期,以王春明、唐宁、吴集贵、何疆、姚卡玲、闫肖华等老师为主的教学团队就率先在国内开展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压缩陈旧的单元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反映学科发展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的全新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按照“基本操作训练—基础实验—小型综合实验”的思路进行实验内容的重组,形成了“有序三层次”的基础化学实验体系,以满足本科生实验教学的最新目标要求。

近年来,随着化学学科的发展及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的提出,中心紧跟学科发展前沿,以绿色化学为导向,立足科研优势,加强科教融合,在教学中强化学科前沿知识,强调科研成果进实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线上资源,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安全知识学习与考试平台、实验教学视频等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并结合实际开展了线下为主、线上辅助的实验教学。同时,以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中心构建了“基础技能训练—科研创新训练—就业创业训练”三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形成了科研促进教学、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以一流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支撑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实现了高水平师资、优质平台和前沿科研课题向本科人才培养汇聚。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心形成了校院两级管理、中心自主运行、主讲主任两条线的管理体系,制定了实验中心主任岗位职责、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实验课程主讲教师岗位守则、实验助教研究生岗位守则、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准备参考规范等一整套符合教学规律的制度,充分保障了中心的工作在稳定、科学、有效、可持续的规则中运行。

中心副主任王薇带领的主讲教师团队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高效的教学组织实施方式:实验前发布植入问题的预习课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实验中教师讲授演示,利用问题引导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实验后总结讨论,撰写实验报告,设置形式多样的课后习题拓展知识面、巩固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无机及分析、有机实验每个标准班配备2位教师、1名研究生助教,单人单台进行实验;物化、仪分、化工4-8名学生配备1位教师,分组循环;综合化学实验配备2位教师、1名研究生助教,仪器部分4-8名学生配1位教师,分组循环;创新实验依托全院的科研力量,学生通过申请项目进入导师课题组开展工作。

中心教学团队多年来始终坚持集体开展预备实验这一优良传统,通过开展预备实验、集体讨论后统一教学标准和要求,再进行课程设计研讨,以确保教学目标的高质量达成。集体备课、教指委规划、主讲负责、教学督导组听课、青年教师培训、全面科学的考核制度、学生反馈意见……正是这样的多措并举、整体推进,建立健全了有效的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保障了高质量实验教学任务的完成。

有了高质量实验教学的有力支撑,学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也显现出优异成果。近六年来,学生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90 项,其中在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中获特等奖 3 项,西北赛区一等奖 4 项;在近六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中,获一、 二、 三等奖各 5 项,特别奖 3 项;蝉联甘肃省大学生化学竞赛团体一等奖第一名。培养的学生实验功底扎实、技能熟练、创新能力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是重点科研单位争相争取的研究生优质生源。

一个勇于担当、锐意进取的集体

近三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教学产生了较大影响,特殊时段,课程只能改为线上教学。但化学作为一门实验学科,线上教学不能替代实际动手的实验操作。疫情平复,线下教学一恢复,中心教职员工不计报酬、主动请缨,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和实验教师们一起带领同学们把因疫情耽误的实验全部补做了一遍,以确保学生们学业课时不打折、学习效果不缩水。

作为国家级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除了日常的实验教学任务以外,还要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引领作用。自2018年以来,中心面向中小学生进行化学科普,形成了“探索化学之旅”和“科普进校园”两个系列活动,先后开展科普活动17次,受益学生达3000余人;承办了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西北赛区竞赛、甘肃省首届、第六届大学生化学竞赛;多次举办“西部高等学校化学实验教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联席会化学化工组会议”等培训和会议,为企业及地方高校培训人员千余人次。以实验中心建设为主题,受邀在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等重要交流会和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做报告,与多所院校交流,分享人才培养及中心建设经验,深受学界和业界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我们的老师们真的特别令人感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或者是否计入工作量考核,宁可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将工作填充的满满当当,也不会让我们中心的任务落空。”中心现任主任沈永雯在工作群里发布近期的科普任务消息后,短短时间内就有多人报名。

沈永雯尤其记得走进平凉市峡门乡小学和天水中滩镇中心小学的两次科普活动,“孩子们分组做了大象牙膏、神奇的紫甘蓝、牛奶彩虹、茶水墨水变变变、变色摇摇乐等多个有趣的实验,每完成一个实验就在我们印制的明信片上盖一个章,最后每个孩子都盖上了所有的章。相比城市的孩子,乡镇的孩子较少拥有这种受到科普教育的机会,我们地处西部,更要结合地方需求,做有特色的科普。”

同时,中心还多次开展了“优秀中学生夏令营”“兰二代进校园”等校园开放日活动,“面向不同的群体我们就会准备不同的实验,面对高中生,我们在设计实验时就会更注重专业性而不是趣味性,例如碘钟反应、B-Z震荡等实验,并且会给他们配备护目镜、手套、实验服,做好安全防护的同时让他们感受科学严谨的实验过程。”

中心通过这样有趣有益的化学科普,目的不仅在于教授科学知识,更在于“在中小学校及贫困山区传播爱国报国、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科学的星星火种。”

一个爱岗敬业、坚守一线的集体

中心的实验技术人员常年坚守在榆中校区,扎根在教育教学一线,日复一日地进行着试剂配制、摆放、实验室清洁、仪器设备维护等繁琐、展示度小但又不能缺少的工作,在平凡中践行师道,在琐碎中实现价值。

2000年左右榆中校区开始建设,中心的主体实验室部分即建设在了榆中校区贺兰堂。运行多年后,实验台受损严重,仪器设备使用率过高、损耗大,部分仪器设备已无法正常使用,且实验室容量有限,布局不够合理,水路、电路老化严重。这些关系到安全的问题成为时时刻刻悬在中心每位教职工心头的“一把利剑”。

2014年开始,中心积极申请到学校的支持,开始对实验室进行改造升级。在沈永雯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钻研琢磨,一间间实验室测量,一个个柜子设计,最终完成了3000多平米实验室的改造任务。

改造后的实验室布局更加合理,容量得以增加;更新了紧急喷淋器装置和洗眼器,给每间实验室增加了带通风的废液回收柜,增加了急救点;有试剂挥发的地方均加装了通风装置;更换了老化电线、上下水管道、液化气管道等,改造了补风口;设计了适合收纳实验玻璃仪器的实验柜或抽屉,为各类仪器设备“量身定做”了各种规格、各种造型的柜子、抽屉、推车和台面等,保证了使用过程的安全性和良好的体验感。中心实验室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在沈永雯的印象中,早期的实验员袁秀兰老师管理的实验室很干净很整洁,张清文老师动手能力很强……前辈老师们的优良作风不仅口口相传、成为中心新进人员耳中的“传说”,而且成为每位成员教书育人的标准指南。

中心实验技术人员传承了这种爱岗、敬业、节俭的优良传统,多年的实验室工作经验也使中心实验技术人员具备了很强的动手能力。在学校开始规范化学废弃物回收工作时,中心党支部书记兰景凤迎难而上,义务承担了全校的化学废弃物回收工作,建立了规章制度及信息平台,使此项工作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杨柳、赵霞、俞娥等老师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将多且杂的试剂、耗材、小仪器等分类定点存放,管理得井井有条、干净整洁。郭跃萍、冯庆华、徐向阳老师通过加入数据智能模块,使老旧反应精馏装置仪器重新焕发新生,节省了仪器购置费用。陆广农老师在库房里给自己搭了个简易的工作台,学生用坏的搅拌器、水泵等都被他拉回库房,然后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拆东补西、拼拼凑凑,“又会拼出几台可以用的仪器”。这不仅为中心节省了一定的经费,而且资源再利用也避免了无谓的浪费,“一台新的水泵大概1600元左右,一台新的搅拌器大概1000元左右,长久下来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李小龙老师管理的仪器设备都能超出使用年限,秘诀就在于日常勤维护,每学期实验结束后油泵换油、换干燥塔、换连接管,水泵勤换水,实验中仪器设备出问题随时修理……

也正是这种精神的激励引领、传承发扬,中心扛起了我校化学学科重要支撑平台的光荣使命,落实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目标,结出了教学研究和实践育人的累累硕果。

发现错误?报错
文:任妍,曹洁,李晓源
图:
视频:
编辑:李晓婕
责任编辑:彭倩

推荐关注

阅读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