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报】饮食里的二十四节气

日期: 2023-05-06 阅读: 来源: 关键词:

引言:每一次味蕾的绽放都能让我们在“味觉图书馆”中新增一款记忆标签。在“民以食为天”的文化传统中,二十四节气有着专属于它们的味道,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二十四节气菜单吧!

立春

泥土中的种子探出了新芽,冬眠中的万物开始苏醒,一年之春也就“支棱”起来了,第一个节气立春到了。立春是干支历的岁始,乃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代表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一般在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也就是寒假前后哦)。

我国民间有啃萝卜 “咬春”的习俗。中医认为,随着春的脚步逐渐临近,人们应该多吃一些辛甘发散性质的食物疏导体内生发的阳气,萝卜正好能满足这一需求。

雨水

立春之后便是雨水节气。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进入雨水节气,我国北方阴寒未尽,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有春天气息;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同时在雨水时节,南方可能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因此又添了“捂春”的习俗。

雨水时节,南方的春笋开始萌芽、抽节,长得飞快。在蒙蒙细雨中,人们采集了新鲜的竹笋,做成美食。在南方,春笋有着“素食第一品”的美誉,从古至今都受到人们的喜爱。比如,上海人喜欢吃“枸杞春笋” ,南京人喜欢吃“春笋白拌鸡”,浙江人喜欢吃“南肉春笋”等。

惊蛰

惊蛰,又名“启蛰”,所谓“春雷惊百虫”,南方某些地区开始了第一声春雷,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于是万物生机盎然。

惊蛰前后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之一,民间部分地区有吃梨的习俗,这其实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所谓“雷声大,雨点小”,惊蛰前后的降雨量有限,许多地区仍然保持冬季干燥的气候,容易口干舌燥、感冒咳嗽。梨子富含果酸、铁质、维生素等,特别适合这一季节食用。但对于素体脾胃虚寒、便溏的人,不宜食用梨。食用梨时建议冰糖煮制,不仅可以避免食物冰冷,更利于和胃肺。这时候同学们来一碗榆中校区玉漱苑二楼的冰糖雪梨,真是时宜又适宜呀!

春分

春分的意义有二,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春分正当春季(立春至立夏)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时节,春意盎然,春光逐渐明媚起来。中医认为,春分时节人体的阳气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孔子言:“不时,不食”,此时大量蔬菜上市,只要顺应自然即可。鲜荠菜、春韭、柳芽、香樁芽、马兰头、春笋、芦笋、胡萝ト……

清明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清明”的含义是气候暖和,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荣的感觉。清明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自然界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此时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清爽温暖,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北方地区也开始断雪,渐渐进入阳光明媚的春天。“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清明节吃鸡蛋其源起是先秦时代某些地区有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是度过这一时期的最好的食品储备。清明节这天鸡蛋除了吃,还可以玩,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画蛋”,另一种则是“雕蛋”。画的五颜六色的鸡蛋可以吃,而“雕蛋”则仅供玩赏。

谷雨

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同时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旧时的农民们盼望着这时候的降水增加,浇灌田中的谷物,帮助它们茁壮成长。

“桃花流水鳜鱼肥”,正当三月桃花盛开之时,也是鳜鱼最肥美之季。鳜鱼又名石桂鱼,美称锦袍氏。鱼身有灰色花斑纹,皮厚而肉细,刺少肉多,口感绝佳,含铁及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为鱼中佳品,历来为人们所喜食。除清蒸以外,红烧鳜鱼、干烧鳜鱼、醪糟鳜鱼、松鼠鳜鱼也是美味中的极品。与此同时,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醇香爽口,油亮厚实,散发出特有的清香,可被做成各种菜肴,营养以及药用价值十分可观,具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的功效,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过了谷雨之后,香椿芽就不好吃了,要再等上一年才能吃到。

立夏

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春意藏,夏初长,万物正式进入了旺盛的生长期。立夏是表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谁的童年没有和小伙伴互相斗蛋呢?因此立夏时节准备一个鸭蛋,既能吃又能玩。除此之外,立夏时节,正是小麦登场的时节。老北京讲究吃面,意在庆祝小麦丰收。据说,立夏吃面这个习俗源于晋代。那时,吃面是为纪念北方麦收后的喜庆尝新,又寓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有句话说得好:入夏面新上天。其寓意立夏吃面可强健体魄,为人们带来好运。

小满

“小满”之意有二:第一,与气候降水相关。小满节气期间南方的暴雨开始增多,降水频繁。小满中的“满”,指雨水之盈。小满节气雨量大,江河至此小得盈满,故有谚语:“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第二,与农业小麦相关。在北方地区小满节气期间降雨较少或无雨,这个“满”不是指降水,而是指小麦饱满程度。

夏季小满时节对人体最重要的影响是暑湿,暑湿侵入人体后会导致毛孔张开,过多出汗,造成气虚,还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消化不良。适当摄入凉性的蔬菜水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水、排毒通便,比如黄瓜、芹菜、番茄、柠檬、青梅等。

芒种

芒种,意为“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因此也有“忙种”的含义。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在端午节后的三五天内,标志着仲夏时分的到来。

芒种时节,气温高,闷热且潮湿,容易出现食欲下降、胸闷腹胀、疲劳、呕吐、腹泻等中医所说的“疰夏”症状,也即人们常说的“苦夏”。此时,可适当食用苦味,苦味的食物不仅清热祛暑、泄热养阴,还能消除疲劳、开胃健脾,苦菜、苦瓜、莲子、荞麦、生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天气炎热,大量出汗后,切忌贪凉喜冷,也不宜马上喝过量的白开水或糖水,可以适当摄取果汁和盐水,以防止血钾过低。但是,不要以为喝饮料就能代替喝天然果汁了哦。

夏至

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时间最长的一天,也是入伏的开始。古代社会中,夏至不仅仅是一个节气,更是民间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即“夏节”或“夏至节”。

夏至时节,阳气旺盛,汗多损耗心气,饮食以清淡为主,而夏至的收获让人们拥有了新磨的面粉,所以在夏至这一天吃凉面、冷面、过水炸酱面,配以生菜、黄瓜等蔬菜的饮食传统就形成了。夏至入伏,代表着地表热量还将积累,所以防暑降温尤为重要,喝绿豆汤是夏季解暑的常见方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绿豆味甘性凉,脾胃虚寒或寒性体质的人群不宜食用,另外绿豆含有丰富的磷元素,磷不利于人体对铁剂的吸收,所以患有缺铁性贫血而服用铁剂的人群也忌食绿豆。

小暑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从小暑起,大部分地方就进入了雷电暴雨最多的时节。

小暑时节,民间有吃藕的习惯。莲藕生于泥下,性寒清凉,另外,藕中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的功效,因此,食用莲藕对人体很有益。另外,小暑期间,宜食绿豆芽,相比绿豆,绿豆在发芽过程中的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更高,有清暑热、利尿、消肿、利湿热、降血脂和软化血管等作用。

大暑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防暑降温就成了头等大事。

自古以来,民间都有大暑三伏天饮伏茶的习俗,这种中草药煮成的茶水具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大暑期间,人体肠胃的消化功能较弱,应少吃肥腻、辛辣、煎炸之物。除了多喝水、常食粥、多吃新鲜果蔬外,还可适当多食用些清热、利湿、益气之物,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木耳等。酸味能敛汗、提神、止泻,比如乌梅、山楂、柠檬、葡萄、草莓、番茄、菠萝、芒果、猕猴桃等,可减少“夏打盹”!另外,西北的特色——浆水,也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作用,既可以做面汤,也可以当饮料直饮。

立秋

立,即开始,秋天到来之后,天气逐渐凉爽。不过,天气变凉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时分仍然处于中伏,暑气并没有消散。

民间有“贴秋膘”“立秋进补”的说法,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都是进补的佳品。但并非所有人都要进补,现如今很多人都处于营养过剩的状态,是否进补还要依自身情况而定。立秋时分,民间还有“啃秋”的习俗,即立秋当日,人们围坐一起啃西瓜,以此来清除暑气。另外,立秋是天气由热转凉的节点,《饮膳正要》中提到:“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初秋时分,干燥之气易侵犯人体,耗伤肺部,人们容易出现干咳、皮肤干燥等不适,所以立秋时分宜食滋阴润燥的食物,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百合是具有润肺、镇咳、滋阴的秋季清补之品,且富含蛋白质、钙、磷、维生素等,能很好地调理肺燥。

处暑

处暑又称“出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提到:“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前后几天,一般是出伏天,宜吃寒凉多汁的蔬菜水果和流食,比如黄瓜、西红柿、冬瓜、南瓜、白萝卜、胡萝卜及梨、葡萄、荸荠、柑橘、香蕉、柿子、菠萝、罗汉果、大枣等,不宜吃辛热的烧烤食品。另外,处暑还应多吃含钾的食品,如干果、豆类、海产品等,以保持水分,恢复生机。

白露

白露之后,气温下降,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变大,晨间开始有露水。白露也意味着暑气真正消散,步入仲秋。

白露时节,秋燥持续,阴气值上升,忌食生冷、辛辣之物,宜食清肺润燥、健脾补肾的食物。海鲜大都性凉,再加上白露时节过敏、哮喘等疾病易复发,不宜多吃。山药生津益肺、补脾养胃,是白露时节十分推荐的食物。对于爱喝茶的人而言,白露时节的白露茶深受人们青睐,醇香鲜嫩,不仅补充水分,还能促进代谢,增强免疫力。另外,福州一带,有白露吃龙眼的习俗,人们认为白露前后的龙眼个大而甜,非常滋补。

秋分

秋分日,又称为降分,该日北半球昼夜等长,又平分秋季。

秋分后,天气愈加干燥,秋燥依旧影响着人们。需要区别的是,秋分的“燥”与白露的“燥”不同,白露是“温燥”,秋分是“凉燥”。秋分时分,容易唇干、咽干、皮肤皲裂等,因此宜食温润的食物,温补阳气,如白萝卜、胡萝卜、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分时节大量果蔬收获上市,是食用应季水果的最好时机。另外,在阳澄湖地区,秋分是吃螃蟹的最好时机,秋分前后的蟹肉最为肥美。

寒露

寒露,适逢深秋时节,天气转凉而干燥。此时应少吃辛辣食物保养人体的阴气,多食滋阴润燥的食物,比如芝麻、糯米、蜂蜜、乳制品等。

霜降

秋末冬始之际,黄河流域以北的千里沃野上冰霜爬上了叶片,熠熠生辉。《二十四节气解》有言:“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表明霜降节气天气已经逐渐由凉转冷,露水凝霜,草木渐枯,昼夜温差很大。

此时,莲藕闷鸭绝对是晚秋迎接立冬的佳肴:莲藕性温味甘,滋阴清热,益胃补脾,而鸭肉补阴益血,健脾补虚。两者结合,亦菜亦汤,亦饱口福,亦补身体,怎能不是深秋最佳的养生菜品呢?

立冬

万物蛰伏,初冬的第一场雪多半就在这个时候。立冬时节,大地生气开始闭蓄,世间万物在这时候变得安静了下来。

民间有“立冬补冬”的说法,白萝卜炖牛肉则可以作为入冬的食补首选,《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夸赞白萝卜是“蔬中最有利者”,味甘性凉的萝卜滋胃润肺,而牛肉补气血强筋骨,两大食材皆是入冬补益佳品!立冬的罗汉果泡茶也是不错的选择,茶汤入喉,养阴润燥,温暖整个初冬。

小雪

小雪至,降水渐渐增多,寒流也更加活跃,天气变得愈发的冷,《孝经纬》描述为“寒未深而雪未大也”。

每当这时,人们用温暖的火炉与烤糍粑来对抗南下的寒流,《本草纲目》把这种糯米的美味描述为“久食令人身软,缓人筋也”。此外,腰果、菠菜、核桃、黑木耳都是不错的选择,有的滋阴益肾,有的疏肝解郁,有的活血健脑;干燥的冬季,多摄入水果等补充维c也是不可少的。

大雪

气温在大雪时节急转直下,降水量显著增多,降雪的可能性较“小雪”更大了。

中医认为,此时阳气潜藏阴气最盛,我们的饮食应注意营养全面并以滋阴潜阳、增加热量为主,而红薯小米粥就是完美的搭配——小米和中健脾,“红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

冬至

冬至代表我国各地都要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了。民俗有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此外,冬至是阳气的初生日,最宜滋补脾胃,黑芝麻汤圆便是不错的选择,黑芝麻有健胃保肝、益血养颜、乌发润肤等功能。

小寒

民间常言“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对于北方而言,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在南方则是大寒更冷。小寒时节应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补气养血的红枣和白术,益气养阴的腊八粥,亦或御寒滋补的羊肉汤,益精明目的乌鸡汤等等,都可以收入囊中了。

大寒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坚冰之下暗藏着春日生机的涌动。此时接近春天,大家已经准备迎接新年了。饮食上,要养身注意固护脾肾,调养肝血:香菜与胡萝卜是优选,山楂也能调和脾胃。当然,年夜饭才是冬日里食补的神!

参考资料:

1、《护眼本草 食疗应用版》(聂天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药膳之节气饮食(四)》,《药膳之节气饮食(五)》,《药膳之节气饮食(六)》,《药膳之节气饮食(七)》(黄家伟)。

3、《芒种时节饮食调养防疰夏》(王学妍,李明哲)。

4、《芒种养生 顺时令,应气候》(刘绍贵)。

5、《芒种饮食宜清补》(王国玮)。

6、《顺时调和,风土相宜 ——二十四节气的饮食养生习俗》(龙晓添)。

7、《夏至习俗花样多》(冷峻)。

8、《大暑节的饮食文化》(刘昌宇)。

9、《浅谈二十四节气和药膳菜》(程专)。

10、《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郑晓东)。

11、《立秋饮食重清热》(张盼)。

12、《立秋饮食禁忌》(文华)。

13、《细说立秋之饮食养生》(李军)。

14、《处暑时节话养生》(沈艳妹)。

15、《细说二十四节气 白露·秋分》(繁意)。

16、《白露之后少海鲜多山药》(夏公旭)。

17、《秋分话饮食》(李广益)。

18、《秋分节气的养生保健》(孙庆)。

19、《二十四节气与养身》(张红星)。

20、《“大雪”非大雪》(人民网)。

21、《“大寒”来了!天气“冻人”,年味渐浓》(新华网)。

22、《小寒节气的天气特点》(中国社会科学网)。

23、《二十四节气·冬至》(中国气象网)。

24、《二十四节气》(中国气象网)。

25、《小寒养身 因人而异》(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

26、《大雪时期——食温补,常喝粥》(腾讯网,粮忻谷都)。

27、《落花生》(中医世家)。

28、《寒来暑往 二十四节气里藏着你的健康密码》。

29、《夏节与夏至面 ——访文化学者、民俗研究专家傅功振》。

30、《处暑多食鲜果蔬可防[秋躁]》。

31、《大暑养生吃什么好?》。

32、《处暑多食鲜果蔬可防[秋躁]》。

33、《白露养生:注意养肺润燥》。

34、《二十四节气解》。

35、《二十四节气与养身》。

36、《冬季起始在今日 立冬节气习俗养身指南》。

37、《二十四节气 大雪|大雪满山冈 来年谷满仓》。

《兰州大学报》第1061期第04版

发现错误?报错
文:包佳丽,许天琦,谢颖
图:
视频:
编辑:郭敏杰
责任编辑:彭倩

推荐关注

阅读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