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兰大人】“社会”女孩的“点亮”之旅——记2019级社会学班本科生彭静怡

日期: 2023-07-19 阅读: 来源: 关键词:

原创·首发·独家

“刚入学那会儿,我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教室的后排,上课老师提问的时候心跳会加速,恨不得把自己的头蒙住,不想让老师注意到我,那时候我总是觉得我不行,我做不到。”

令记者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对自己刚上大学时的状态如此这般描述的,竟是一位大方坦率、侃侃而谈的自信女孩儿,这种质的变化源于“我在兰大四年青葱时光中的磨练与成长”,哲学社会学院2019级本科生彭静怡说道。

走近社会学

在得知被社会学录取时,“我的家人第一反应就是问我能不能转专业,觉得社会学不好找工作”,但当时的彭静怡并没想太多,而是带着对社会学专业天真的好奇心与莫名的好感,选择了它。

刚刚接触社会学时,对社会学学习的认知偏差让彭静怡感到迷茫彷徨。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翻转课堂的上课模式、深入野外的调查研究对这位“小白”来说都仿佛“头顶上的一片乌云,挥之不去”。

曙光出现在焦若水老师主讲的《国外社会学理论》这门课上。老师将晦涩难懂的理论讲得生动有趣,彭静怡被深深吸引了,“仿佛是一个打破自己已有认知观念而又重塑的过程”,带给她思维上的启迪。

而第一次真正走进社会学则是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这门课上。课程作业需要以实践的形式完成,同学们要去到一个陌生的社区,敲开一户户陌生人家的门,并且说服受访者配合完成将近四个小时的问卷和访谈,“敲门的时候心情总是很忐忑”。在调查过程中,彭静怡也遭受了许多误解,经历了许多艰难时刻,但也正是这一过程让她意识到“原来我们平日在研究报告中看到的每一个看似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成千上万像我们这样的访问员调研收集的努力。”

在行动中寻找“自己”

通过实践,彭静怡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社会学的严谨和神圣,而对“助人”价值的认同也使她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自己、寻找自己,在行动中为成为一名充满爱与阳光的助人工作者而充实自己、外化自己。

当她第一次作为支教语文老师为孩子们教授《诫子书》、讲到“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时,她问孩子们志在何方,小朋友们低下了头;她问孩子们为什么要读书,小朋友们说“因为读书才能找到好工作”;她追问什么样的工作才算好工作,小朋友们说“能挣钱的工作是好工作”。这让彭静怡瞬间想到了自己初入大学时老师在课堂上问的“你们为什么要上大学”的情景,她发现自己“好像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是一步一步跟着身边的同学走而已。”

彭静怡这才意识到,关于教育,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一直缺乏着的都是一门叫做“自己”的学问。也是这次经历使她不停思考自己想要什么,追求什么。

带着这种思考,彭静怡作为负责人参加了创新创业大赛,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探索并取得了甘肃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大赛一等奖的优异成绩,也是这次比赛使得她夯实起了自信心的根基。“之前我在团队里基本上处于被安排或者接受命令的一个角色,通过这次比赛,我认为我可以承担起更多责任,有能力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彭静怡说道。

在备赛过程中,她接触到了许多鲜活的社会工作者的案例,有忙完一整天工作依旧陪她们认真做完访谈的专业前辈,有为了让服务对象接纳自己的工作、选择长期默默陪伴在老人身边站岗的一线工作者。彭静怡逐渐意识到,“社会工作者的真诚付出可能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但这种‘助人’的价值观是值得她一生践行的使命。”

意识到自己真正的热爱所在,彭静怡决定在自己喜欢的专业上深耕,并立志前往中山大学深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种志向使她告别了大一时的颓废与迷茫,开启了后来“打鸡血式”的学习和生活节奏。

成为“发光体”

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去食堂吃上一口热乎的鸡蛋饼,七点到达图书馆开始一整天的学习,每当困意袭来,彭静怡就会站在图书馆外背书、记单词,晚上的操场上总能看到她跑步的身影。风轻轻吹拂着头发,天地宽阔,思维变得清晰通透,彭静怡的成绩也从大一时的中后位置进步到了班级前列,大三结束时,她本学年的绩点成绩跃升为班级第一。

伴随着学业的进步,彭静怡逐渐变得勇敢自信。本着“助人”的初心,她参加了多项志愿服务活动,从博物馆讲解员、云支教老师再到流浪狗救助义工,她的身份逐渐变多,播撒微光的脚步也渐行渐远。

“在所有的志愿项目中,最触动我的还是支教项目”,彭静怡说道。当她透过屏幕,第一次同来自一千多公里外的小朋友长谈青春期的烦恼后,小朋友对她说“姐姐,我和我妈妈都没说过这么多!以后你就是我的最好朋友了!”彭静怡这才意识到从“老师”到“姐姐”这一称呼的转变,其实是心与心的瞬间贴近,“真诚的关爱与陪伴换来的信任原来是如此的珍贵。”

“方圆一里世界末日般洗劫过的荒芜,破旧的铁硼、嘈杂的狗吠、刺鼻的气味”,这是彭静怡第一次来到兰州市流浪动物救助站所见到的场景。作为一名义工,彭静怡要做的是去狗舍打扫笼舍、给流浪狗换粮、换水,给伤势严重的流浪狗喂饭。“第一次做完回来的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很久都没有睡着,满脑子都是挥之不去的狗叫声,具体失眠到几点我也不记得了。”

当问及“害怕过吗?想放弃吗?”,彭静怡说道:“刚开始确实很恐惧,但当我得知救助站的主人以募捐的方式,14年坚守保护800多只流浪动物时,内心很是震撼,后来他一句‘只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做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事情’彻底感动了我。”后来再去的时候,彭静怡自称“把它当做一个净化心灵的过程”。

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彭静怡看见了微光,遇到的人和事仿佛深沉暗夜中的一抹光点,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点亮”了她,使得她逐渐告别了当初那个“隐形人”女孩。

反哺社会

志愿服务的经历使彭静怡看到了中国急速发展、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些都不断引发着她作为一名社会学专业学生的思考。

玉米地翻滚的绿浪,脚下广袤的黄土,空气中混杂的青草和牛粪的味道在虫鸣声中扑面而来,老人们在这贫瘠土地里的生活或许又多了几分孤独与寒酸,这是彭静怡等志愿者们第一次走进空巢老人生活环境后的直观感受。

随后,她们经常利用空闲时间,携带水果、牛奶、面包等去看望对点的老人,发挥微而不弱的光芒。老奶奶每次看到她们来了,就远远地跑过来,攥着她们的手说“你们来了,你们来了”。离别时,总是徘徊在路口,这种望穿秋水的等待和依依不舍的离别常常促使她不断思考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

除了“青丝映白发的陪伴”外,彭静怡还组织策划了“心灵有约———关爱空巢老人”的募捐活动,以“募捐送奶茶”的新颖形式吸引众多同学参与,总募捐金额达2000元。此外,彭静怡每个月还会抽出一定金额的奖学金,捐给社工服务中心和流浪动物站。

“7·20”郑州特大暴雨发生后,彭静怡曾主动联系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请求担任信息员,希望用电话线架起跨越千里的连心桥。随后,她通过互联网找到所负责村庄村支书的联系方式,负责对接、跟进救灾情况和物资需求,整理后发布至救援平台,随后搬运至救援物资方,使物资捐赠能够得到更有效的信息引导……简单的信息对接背后其实是“手机二十四小时在线,时刻准备着的状态”。

彭静怡分享志愿服务带给自己的收获时说道:“志愿服务对我而言更像是一种‘反哺’。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地被很多来自身边人的关爱和温暖点亮,从一个默默坐在教室一角、不敢大声说话、连从人群前走过都要紧张忐忑、心跳不停的‘隐形人’,成长为一个阳光、大方、忠于自己的女孩,我无比感激生活对我的恩赐。”

谈及未来,彭静怡想在社会工作领域成为一名专业的助人者,她感谢一路被点亮的历程,也想在自己闪烁着时,去点亮更多的人。

《兰州大学报》1068期03版

发现错误?报错
文:马芳,孙源泽
图:
视频:
编辑:李心月
责任编辑:
主编:肖坤

推荐关注

阅读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