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工作会议精神落实进行时】争创一流 紧锣密鼓踏上科研“快车道”

日期: 2023-10-07 阅读: 来源: 关键词:

“要在思想观念上对标一流、在奋斗目标上拉高标杆、在重大成果上精心培育、在工作作风上雷厉风行,坚持问题导向,有所为有所不为,统筹兼顾好‘培养一代又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面要求和‘培养一代又一代‘栋梁之才’’的‘高线’目标,有计划有目标地发掘和培养一批教学科研重大成果,精准地引进一批全球引领性的科学家、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高原学科和高峰学科上力求更大突破,在承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任务中打造‘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不断书写‘在西北办好一流大学’的新篇章。”2023年暑期工作会议上,党委书记马小洁对科研工作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暑期工作会议,学校各相关单位及学院迅速行动,统筹制定工作规划,围绕重点领域、重大挑战、国家关键核心领域开拓思路、对内对外广泛寻求合作,组建大团队,有序开展科研项目,踏上了科研工作的“快车道”。

9月12日,由周又和院士牵头承担的“15T高场下超导材料力学的全服役场调控与测量装置研制”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通过了现场考察。“这类项目全国每年获批约四个,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力度最高、涵盖学科最广的项目。我们这个项目是今年获批项目中额度最高的,连同间接经费可获近亿元资助,这也是我校首个部门推荐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项目组成员之一、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他吴睿副教授介绍。根据规划,在接下来的5年里,团队将推动我国在超低温力学理论、超导力学等前沿领域的研究。

2023年年初,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科研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缪子成像技术对西安古城墙进行了健康“CT”体检。近期,团队“基于天然缪子的智慧系统赋能大遗址保护”从315个创新方案中脱颖而出,入选“探元计划2023”TOP20创新技术应用大奖榜单。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姚泽恩教授团队研发的“高产额紧凑型D-D中子发生器”已向用户提交了三套,获得一致好评。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张吉宇教授主持选育的“腾格里”牛枝子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目前该品种及相关技术体系已经在荒漠生态修复、矿山修复项目中推广利用,展现了良好的抗逆性和广阔的推广空间,获得相关成果转化2项。

不止学院,学校各单位也围绕重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对外合作等工作。

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促进学校事业发展为首要原则,研究生院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全面部署落实教育部“国优计划”人才培养要求,电子信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区域国别学(交叉)、教育4个面向国家重点急需领域的博士、硕士点的设置已进入最后审议程序。

在以往良好合作的基础上,学校再次与德雷塞尔大学续签合作办学项目,将从外籍师资质量提升,中方师资培训,学生赴美交流等更多方面深入合作。

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社科处积极组织相关学院申报各级各类项目,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评34项及1项艺术学专项项目(正在公示),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9项(正在公示)。

《敦煌学辑刊》《国学论衡》两本期刊新增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期刊(集刊)目录。87项成果获得甘肃省第十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正在公示),其中一等奖18项,历届奖项持续稳定增长,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获奖中取得了新的突破。

“这是我第一次和国内不同领域的大牛这么近距离接触,第一次感受到知识是没有边界感的,同时也感受到学院和学校在对外交流上产生的巨大影响力。”9月6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苏钊跟随学院周睿副教授及师兄师姐前往上海参加Google I/O Connect开发者大会,并向与会人员分享了团队在人工智能技术与敦煌文化相结合方面的特色研究工作。从学习者到参与者,苏钊深刻感受到计算机技术在当今社会中的巨大潜力,也更加具象地感受到前沿科技文化的碰撞、商业及教育合作的落地等。

早在2018年,信息学院DSLab负责人周庆国教授就提出将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敦煌壁画研究的设想,并组建了DeepFlying研究团队,迄今已得到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持续两轮的支持。

面对年轻学子们初尝科研的未知与探索,学院老师们以参加学术会议、参与研究项目、做实验等以践促学的方式,巩固学生科研基础,希望他们在未来成长为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这样的指导在生命科学学院也同样可以看到。

8月初,生命科学学院承办了2023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大会举办了116场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十余位院士、国内外240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加大会,这也是该会议自2010年开始举办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作为会议的参与者及协助组织人员之一,生命科学学院林芳教授在会上听取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报告,认识了诸多同领域和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未来有机会的话,一定会和这些同行交流合作。”与此同时,她也感受到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认认真真打基础、踏踏实实做研究才是硬道理。新学期伊始,她就早早让新生跟随师兄师姐练习基础实验操作技术。

整个暑期,都是兰大学术人的忙碌季。化学化工学院在承办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物理有机化学学术会议,十余位院士、近500名专家学者探讨前沿科学研究。9月15日,化学院又与包头稀土研究院召开校企合作项目汇报会,详细交流双方合作项目进展情况及新增合作项目。

大气科学学院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局签订合作协议,将在天气预报、气候预测、气候变化、专业预报、生态遥感等重点领域开展全方位多领域合作。

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中国新闻史学会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并成为第三届理事长单位,更加深化与兄弟院校、研究机构、企业组织等的研究合作。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武维华院士一行来校调研了甘肃省基因编辑育种重点实验室和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对学校生物学成果以及对中国生物学界的贡献表示肯定,希望学院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建设生物学一流学科,尽早建成国家级生物育种、制种基地,为种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10月,哲学社会学院将举办世界文明对话学术论坛,邀请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共同交流,通过论坛对话积极发声、主动发声、有效发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下半年,学校将继续坚持“四个面向”,做好有组织科研。围绕优势特色领域,谋划培育重大科研平台,全力推动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与建设;以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组织谋划重大科研项目;加强与国家部委、甘肃省各厅局和其他省区业务相关单位的密切联系,做好信息收集传递和资源获取;积极对接地方政府部门、龙头企业、校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和联合技术攻关;充分发挥政策指挥棒作用,健全科研激励机制,激发全校全员围绕科研事业发展干事创业的热情;加强专项资金对有组织科研的引导与支撑,发挥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种子基金作用。

认真谋划开好文科工作会议,形成《兰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振兴计划》,作为未来五年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纲领和行动指南;积极申报建设中亚研究所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好中国-中亚大数据研究院和敦煌文化产业研究院;以“高站位谋划、多要素协同、全周期管理”为原则,做好2024年度科研项目申报和组织工作,进一步提升科研支撑教学的能力,发挥好科学研究对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要加快科学研究范式和科研组织模式变革,在项目组织上从被动的‘接单式’向主动谋划、主动服务转变,在平台建设上从‘自由生长’向定向培育转变,在团队建设上从‘戴帽子’向重实战转变,在支撑引导上从资源引导向综合施策转变,集聚力量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校长严纯华说。

发现错误?报错
文:孔子俊,张澳
图:
视频:
编辑:王佳怡
责任编辑:李晓婕
主编:肖坤

推荐关注

阅读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