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报]萃英大先生——英语语言文学家李端严

日期:2019-05-30 阅读: 来源: 关键词: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百余年办学的风雨历程中,有这样一批“大先生”们,他们坚守奋斗、默默躬耕,“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他们品格高尚,如竹似兰像菊,虚心淡泊高雅;他们栉风沐雨,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他们潜心科研,勇攀科学高峰;他们醉心教学,留得芬芳桃李;他们精神不朽,源远流长。

钜儒风雅,德高行远,穿越时空,独树一帜。值此110周年校庆年来临之际,学校特推出“萃英大先生百十载师德典范人物”专版,将陆续刊出为兰州大学110年的办学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典范人物,以期在无限的缅怀、追忆和敬仰之中,激励广大师生牢记新时代教育的使命,在双一流的伟大建设中砥砺前行,再创华章!

本期人物:英语语言文学家 李端严

李端严(1918—1990),曾用名李济宽、李砚、李雪岩,我国著名的英语语言文学家和翻译理论家。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民盟甘肃省委常委、民盟兰州大学委员会主任委员、政协甘肃委员会委员、兰州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教授、系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甘肃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甘肃省翻译职称评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

1943年,李端严毕业于西北大学外语系,1946年开始在兰州大学英语系任教。自任教以来,李端严为兰大外语系做出了巨大贡献,培养了大批英语人才,先后讲授过英语会话、理论文选读、公共俄语、公共英语、研究生英语精读、夜大学英语精读、英语精读翻译、英语翻译、英语语法等课程,指导过1977级、1978级和1979级英国语言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他对教学工作满腔热情,勤勤恳恳,精益求精,并能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深受学生爱戴。在学生毛世昌的心里,李端严是 “严师慈父”,“李先生对每一份作业都一丝不苟,字字推敲,对每一个细小的问题都不放过,修改得极其认真。对于我们翻译的不好的段落,他甚至全部删掉,再重新翻译一遍。”据毛世昌回忆,有一次他的一篇翻译作业做得很粗糙,李端严当着他的面一字一行的修改,指出错误之处,并启发他推敲出最恰当的词语。使他“既惭愧又感动。”

李端严编著了大量英语教材,例如《英汉翻译教材》《理科英语选读》《大学英语读本》《英语口语课本》《英语精读课本》《物理专业英语》《基础英语习题集》等。1982年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教学与研究》第三期刊登了他的教学法论文《教学中的辩证法———英汉翻译教学心得》。1982年,他荣获“兰州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1984年以后,李端严主动承担了培养英美文学翻译研究生的任务,先后招生2届共9人。1987年,李端严被甘肃省教育厅授予“高等学校教书育人奖”。

李端严风趣幽默。“文革”浩劫中,他先是被关“牛棚”,后又屡次下放到艰苦的农村进行劳动改造。但他非常达观,常常把他的经历很风趣地讲给学生听。在主管外语系外事工作期间,当学校老师与外国专家的沟通因了解甚少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时,李端严常常采用幽默故事的方式解决问题。这种方法既不伤和气,又能令人自省。在教学工作中,李端严的幽默故事极为有效。一次讲汉语功底与英文翻译关系的课上,李端严讲了一个“华佗再现”的故事。“解放前一个汉语功底很差的英语学生,带着一个美国人到甘肃农村考察,路上老远看见一个飘扬的杏黄旗子,上书‘华佗再见!’过去中文‘见’和‘现’都写作‘见’。 旗子下面是一家有名的中医堂,旗子上字的本意是‘华陀再现’,也就是大夫医术高超,如古代神医华佗在世。这个学生汉语功底太差,既不解释华佗何许人也,也不考虑黄幡上的确切字义,脱口便把‘华佗再见’翻译成了 ‘Goodbye,HuaTuo!’把意思完全弄反,让这个外国人目瞪口呆。”

李端严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1964年在兰大科学讨论会报告论文 《科技英语若干句型探讨》。改革开放以后,李端严发表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汉译英增减词语问题的探讨》《杨必译名利场技巧举例》《英汉笔译教程》《中国当前冰川地区径流基本特征》《试评鲁迅狂人日记两种英译本》《译林诗话二则》《论文学翻译的表达形式》《评<英汉翻译教程>的若干译例》《诗歌翻译的特色及其实质》《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本〈红楼梦>技巧赏析》。关于李端严作品的学术性,宋子明认为《英汉笔译教程》一书,选材精当,颇多独到见解;《汉译英增减词语问题的讨论》等论文,内容丰富,分析详尽,有一定学术价值。

除了教学与科研工作,李端严还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他长期担任民盟兰大基层组织的领导职务。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以重新焕发的革命青春,全心全意致力于共产党的多党合作事业。他模范地执行党提出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团结大批知识分子,壮大民盟组织的队伍,推动盟员为社会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李端严身兼兰大民盟组织和甘肃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的领导职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他不辞劳苦,从不推托,做到了本职工作与社会活动兼顾,赢得了各方面的赞誉。

李端严爱好文学创作,喜欢做诗写词,对诗词有一定的研究。他为人正直乐观,有一副热心肠,乐于助人,对有求于他的众多学生、同事以及校外的学生都给予热情的辅导和帮助。

晚年的李端严仍然为学院默默付出,他在将近70岁时担任外语系的副主任,主管外事等工作。他“走路匆匆,做事风风火火,说话快而利索,处理事情果断”,根本不像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倒像是个二十多岁的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头,不少年轻人自叹弗如。

1990年10月12日,李端严在兰州逝世,享年72岁。李端严的一生是开拓进取的一生,是笔耕不辍的一生,他为外国语学院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兰州大学报》 2019年5月30日 总第937期 第05版:萃英大先生)

    发现错误? 报错
    文:
    图:
    视频:
    编辑: 赵洋
    责任编辑:

    推荐关注

      阅读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