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英大先生——外国文学理论家徐清辉

日期:2020-12-10 阅读: 来源: 关键词:

徐清辉(1934—2003),笔名余晴,原籍江苏昆山,出生于上海,外国文学理论家。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在兰州大学、兰州艺术学院任教,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客座教授,曾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中华全国比较文学学会、美国文学研究会会员。专长于西方哲学、美学、文学,曾讲授欧美文学史、西方美学、当代国际思潮等课程。

1957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徐清辉来到兰州大学工作。徐清辉是中文系三大才女之一,全校闻名。她在兰大开设西方文学、欧洲文学史等课程,除中文专业的学生外,常常有理科生来旁听。听过她课的学生,无不被她渊博的学识和深刻的见解所折服。一位50年代毕业的老校友提起她来,陷入深深的回忆之中:“当年她给我们上课……,当时不要说教室过道或是后面都站满了旁听的学生,就连教室外面窗户那里,也挤满了脑袋”。兰州大学中文系77级的学生在自己的博客中回忆:“徐老师盛装出场时,让我们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她给我们展现的不仅仅是学者的风度……在她的课上,我通常不做笔记,因为稍一迟钝,便会跟不上先生的思路。对于像我这样学养浅薄的学生来讲,能领略到这样一场豪华的精神盛宴,不仅仅是荣幸,简直就是奢侈了。徐老师的课,我不能完全听懂和消化。但我从此知道,什么叫大智慧。”

在学生的记忆里,徐清辉很健谈,即使一起聊天,也主要是她一个人说,滔滔不绝,一连几个小时。有时从早上讲到中午一点,或者自晚饭后到夜里十一二点,她不停,学生也不动,古今中外、文学哲学、天文地理、时事政治、电影电视,无所不谈。有学生说她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说起那些久远的故事,读过的作品,她仿佛刚刚掩卷,连具体的细节都描绘得生动逼真。

学生心目中的徐清辉是聪慧与深刻、高雅与执着融为一体的女性,徐清辉讲究生活品味,对色彩和款式的见解也是颇具时尚的。徐清辉自幼接受西式教育,在教会学校完成初级功课,是当时中文系为数不多会英语的教师。

徐清辉学识渊博,配得上学贯中西的名号。1979年后她在《美学》杂志发表系列论文,其中《黑格尔论人物性格》受到普遍好评。1993年出版的33万字专著《认知与会心-汉藏文化象征对照释读》,是一本从文化学、符号学、信息学角度研究汉藏文化不可多得的佳作,展现了她深厚的哲学功底和文化造诣。作为一个从小耳濡目染西学的人,在美国访问期间碰到一些学者对藏传佛教与中华文化的关系的质疑和困惑后,徐清辉回国立志去研究这两种文化文脉和传承。她带着认知的心态,站在极少偏见的学术立场上走进藏传佛教,将藏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共享的部分做了令人信服的对照式解读。专著《中西美学思想比较》是她独立完成的,是一项具有开拓性的工作,在当时,同类方向的著作尚不多,该书中的新知识(包括理论与方法),文献量和具体分析超过其他已有成果,对比较的意义和方法有明晰的理论阐释,对国际上研究中国思想和文化的若干重要疑难问题,开展深入分析,并且筛选出若干项中西双方美学思想的关键观念,展开历史性考察。在澄清这些基本前提和关键观念的同等疑难后,为下一步工作开创了条件,该书总的态度是引导读者看到中国文明这方面的丰富成就,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徐清辉精通五国语言,一位兰州大学理科专业的校友,忆及自己请徐清辉写推荐信的情形:“那漂亮的英文肯定为我博士申请录取增添了许多砝码。徐先生当时的英文比我来了美国二十多年以后现在的英文要好得多,那是童子功,我们是比不上的。”

徐清辉在东西方哲学和美学领域,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朱光潜教授为徐清辉题赠中提到:“长江后浪推前浪,翻新身后有人来”,更是赞誉她为“中国美学新秀”。著名哲学家贺麟先生是徐清辉的师长,他对徐清辉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美国哲学家R.Rorty是1982年麦克阿瑟奖获得者,应中国社科院邀请访华期间,特意提出约见徐清辉。1987年秋,美国哲学家A.Bahm来华参加创造学国际会议期间,也特邀徐清辉会面。

徐清辉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开阔的视野和深厚的专业造诣,对工作认真负责,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她知识广博、思想敏捷、勤奋务实、苦心孤诣,“以治学博大精深、析理深刻犀利”见长,著述宏丰,为学术界和广大师生所称道和敬仰。

    发现错误? 报错
    文:
    图:
    视频:
    编辑: 肖超元
    责任编辑: 许文艳

    推荐关注

      阅读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