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兰大时空 - 《诗重阳》

日期: 2023-10-22 阅读: 来源: 关键词:

秋风萧瑟,今又重阳,一缕秋风,百样情怀。历代文人吟诗赋词,留下了不少妙语华章,就让我们伴着秋风菊香,行走在诗词的山峰里,品味不一样的重阳。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

—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赏菊

重阳佳节赏菊,这是一项融入古人尚德、颂贤的传统习俗。每逢重阳之际,菊花盛开,人们伴着金秋的凉意,洗去一年的疲倦,欣赏菊花的艳丽,感受生命的坚韧。这份习俗流传百年,使得秋日的重阳变得独具韵味,是中国文化深厚底蕴的体现。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杨衡《九日》

“此诗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乡思。正如我们远离家乡在新的环境中求学历尽孤独与怀乡之感,但我们从不放弃寻找生活中的美好。实际上,我们在别处寻找的,也许正是我们文化中那属于自然和平静的部分,就像赏菊这个古老的习俗。赏菊这一习俗,是中华五千年文化底蕴中的一部分,它几乎与园艺起源的时间相吻合。这种优雅、静谧的生活方式不仅仅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是对自然和谐、平等的尊重,与中华传统美德密切相符。尽管我们身处异地,但这些文化精髓希望我们能保持在心。”

—2023级外国语学院殷欣茹

登高

菊花怒放,引人注目,登高远眺,又是另一番风景。登高作为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不少诗人在高山之上抒怀。当他们于重阳佳节在异乡登上险峻的高山,看见空旷寥落之景,或愁绪万千,或壮志豪情,时而感慨世事无常,时而悲叹时光流逝,对故乡的思念犹如滔滔江水绵延不尽。留下的诗篇流传千古。而如今,当我们吟诵这些诗篇,思考这些文字,仿佛跨越时空,与他们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

“云木疏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尊前。几回为客逢佳节,曾见何人再少年。霜报征衣冷针指,雁惊幽梦泪婵娟。古来醉乐皆难得,留取穷通付上天。”

—鲍溶《九日与友人登高》

“当我登上高处,极目远眺。突然之间好像读懂了诗人的悲伤和感慨。时光流转,人生悲欢离合。而又何人再少年?我也思考起了这个问题。如今我正当年少,在这个时间段里,拥有无限可能、无限美好。在这个美丽的年华,更应当把握当下,毕竟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当我在这个如花似锦的年纪拼尽全力创造属于我的无限可能,即使我以后不再年少,也不会遗憾不已,也不会执着于寻找那句‘何人再少年’的答案。当我永远怀揣理想去奋斗,我便永远年少,永远拥有青春。到那时,我将更加无坚不摧,无所不能。”

—2023级经济学院 王艺

晒秋

秋风微起,谷物沙沙作响,这是收获的赞歌,是生活的和弦,也是人间烟火最淳朴的温馨。金黄的谷物,灿烂的果实,在温暖的阳光下绽放出万种光华,仿佛是大地母亲的笑容,既有一年勤勉汗水的满足,又充满对未来寒冬的无畏挑战。重阳之晒秋,家家户户将色彩斑斓的谷物与果实晾挂在明媚的阳光下,诠释着大地的丰盈与慷慨。晒秋中融入了人们的喜悦、期待和希望,是秋天温暖而富饶的烙印。

“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

—李适《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在这个金黄灿烂的秋季,我仿佛能听见季节的轮回和自然的低语。它像一首诗,别致而美丽。每次在农村看那些阳光下闪亮的庄稼时,我所见不止其辉煌耀眼的外在,更能感受到那种自然天成的力量。晒秋不光是古老的农活,还蕴含深刻的哲理。它教会了我怎么样在时光流逝中磨炼自己,懂得珍惜每个季节和每次丰收。希望这古老的传统能深深刻在我们年轻人的心里,让我们懂得感恩生活,热爱每一个简单却美好的瞬间。”

—2022级管理学院贺秀君

敬老

秋风送爽,金橘争艳。九九重阳,岁岁敬老。重阳节又是“敬老节”,2006年,重阳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弘扬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韩愈《酬乐天咏老见示》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老一辈人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才取得了如今的伟大成就。我们今天所享受的美好生活,都饱含着他们的劳动和智慧,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值此重阳佳节,我走进了七里河敬老院,看见每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岁月的痕迹并未掩盖他们朴实的笑容,在聊天的时候,他们对我们的关心也溢于言表,叮嘱我们好好学习,将来服务社会,服务祖国。我也将循着他们的足迹和精神,载着他们的期望,努力学习,为时代的发展贡献力量。”

—2022级管理学院黄志鹏

祭祖

最后,让我们执一青伞漫步于布满青苔的石阶,于林深处的清泉边饮酒,看云散云出,怀念古人,祭拜祖先。虽斯人已矣,只要今人心中有关于他们的记忆,当我们谈论他们,当我们想念他们,他们就一直存在于我们身边,荫庇着后代。重阳的祭祖是报本反始、缅怀祖宗恩德,激发后代孝思的习俗,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孝道思想,它流传至今,成为如今中华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这种对先辈的感恩与孝道深深镌刻进中国人民的内心,从古至今,未曾改变。

“秋暮天高稻穟成,落星山上会诸宾。黄花泛酒依流俗,白发满头思古人。岩影晚看云出岫,湖光遥见客垂纶。风烟不改年长度,终待林泉老此身。”

— 徐铉《九日落星山登高》

“当我在重阳节祭祖的时候,感觉他们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祭祖这件事,将我们与祖先紧密联系起来,在先辈的期待下,后辈接续他们的奋斗,使家族兴旺,社会进步。尽管他们早已逝去,只要我们子孙后辈从未忘记他们,承传他们遗留下来的文化智慧与精神宝藏,他们就一直存在,保佑我们平安顺遂,健康安乐。祭祖的习俗一直延续,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能激发后辈的孝思,而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所以可以知道这种流传的必要性。”

—2022级口腔医学院 张子怡

又是一年重阳节,愿飒爽的秋风,吹走愁绪;愿飒爽的秋风,携着家思去到远方;愿飒爽的秋风,为我们提供助力,走得更高更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文字:张尧 吴丰材 马瑜欣 播音:王妙书 贺文泓 技术:孟侥)

发现错误?报错
文:
图:
视频:
编辑:张毅
责任编辑:张毅
主编:肖坤

推荐关注

阅读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