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李恒滨:传中华墨香 书人间友爱

日期: 2012-12-21 阅读: 来源: 关键词:

香港文汇报记者 朱世强、实习记者 王一婕

英国前首相布朗访问北京时,收藏了李恒滨的作品,赞赏中国书法之美

  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甘肃教育界知名文化人李恒滨潜心致力于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的研究与传承,不仅开创了甘肃教育界高校领导人对国粹文化的表率解读先河,亦践行了高校管理者对素质教育内涵的挖掘与推广。在常年繁忙的工作之余,李恒滨潜心习字,静心池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学界、业界、商界之广泛人士投身书法艺术与慈善公益,以平常心书写人间友爱。 

  “恒心不移滋兰绿,滨水常流润墨香”。这是中国书协会员、甘肃青年书协主席尚墨对李恒滨书法艺术的评价。李恒滨不仅是一位书法家,他还是兰州大学的党委副书记、《视野》杂志的总编辑、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

  1952年出生的李恒滨自小研习书法,以唐楷为起步,尤爱颜鲁公书,潜心多年,再以北碑为后进。进入兰州大学后,虽然学的是物理专业,但西北悠久古老的传统文化深深陶冶着他,使他钟情汉简和秦篆。

  尤其可贵的是,李恒滨有着非凡的艺术感悟力,他能从诸碑诸体中进行取舍,汲取自己所能用者并将其融会贯通——从师古中产生新理念,以此构建自己的艺术风格。因此,早在1995年,他的书法就获得了“全国总工会70周年全国书法赛”一等奖,之后,获奖次数更是不胜枚举。

  “李恒滨的行草书给人以线条酣畅、墨色淋漓、一无滞凝的效果。”著名书法家叶鹏飞说,从用笔上看,其势丰沛、圆满而灵动,有着刚柔相济的效果;从结体上看,其书温醇中含奇崛、雄浑中蕴妙趣,能让观赏者引起许多联想;从章法上看,其书既有众山压顶气势的布白,也有闲云野鹤式的清逸超然的格局,变化甚丰富。这些形式凸显出的万象效果,是李恒滨多年修炼、思考、创造的结晶。

  2009年,李恒滨成立了“恒滨未来四方书画教育基金会”,为推动当代书法教育的发展尽心尽力,为救助贫困生就学献爱心,受到社会尊重。“李恒滨的书法价值是社会性、文化性、艺术性的综合体现,并非只会砚耕的书家所能达到的。他的书法是其书法人生、艺术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凸显,也是他能超于常伦的缘由所在。”叶鹏飞表示。

  2011年6月,英国前首相布朗访问北京,李恒滨为其创作书法作品一幅,并将作品作为外交礼物赠送给布朗。布朗赞赏中国书法之美和书作内容中所表达的中国先贤的伟大智慧,并表达了要珍藏和感谢之意。

  李恒滨表示,书法是中国的国粹,以汉字为载体产生的世界独有的书法艺术,鉴证了中华文明发展的深度、广度和高度,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和传承。文化是国家重要的软实力,传播着国家和民族的价值和理念。书法艺术,它不仅是一个爱好和艺术形式,还蕴含着民族精神。

墨连两岸心

台湾清华大学收藏李恒滨的作品

  近年,李恒滨多次在国内外进行书法交流和展览,在台湾就举办过两次个人书法展;在他的策划下,兰州大学举行了多个大型书法活动,如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交流展、“百年兰大杯全国书法大奖赛”等,这在全国高校中开创了先河,这也正是他对书法事业起到的作用。

  作为“两岸和平文化艺术联盟”副主任的李恒滨说,兰州大学与台湾各知名大学和文艺书画家的互动交流由来已久,积淀在历次活动之上的文化意义和彼此情感更是已经跨越海峡,共为两岸称道,这些活动不仅是中华书画领域的盛事,更为两岸交流作出积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20日,“台湾黄埔同学多彩甘肃行”参访团与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兰州军区将军书画院的书法家们进行了现场书法交流。海峡两岸22位将军和与会书法家挥毫泼墨,书写了“中华情”、“寄情翰墨”、“中华心黄埔情”和“两岸将军一家亲”等几十幅作品,展露了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

  李恒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他说,那天,现场气氛热烈,真挚感人,引来了众多师生驻足观赏,并不时传出阵阵掌声,两岸情感的交融令人感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书法艺术惠泽海峡两岸,两岸都应重视互相学习和弘扬这门艺术。”

  甘肃省台办主任赵少智表示,李恒滨常年在甘肃和台湾学生文化交流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他用自己的书法特长,加快了甘肃高校和台湾高校之间的交流。在此基础上,还对两岸书法界的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以书法为媒介,广交朋友,联络感情,做得非常突出、非常好,可以说在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关系上是有功之臣。

设立“恒基金”救灾济世

李恒滨在台湾书展书法交流现场

  2009年6月,李恒滨联合热心公益和文化事业的未来四方集团成立“恒基金”,目的是激发青少年爱国热情,扶持青少年书画人才成长。“恒基金”成立后,先后成功举办了“百年兰大杯全国书法大奖赛”、“首届葡萄酒节全国书画大奖赛”、“首届『恒基金』青少年书画奖大赛”和数次公益活动。

  在汶川和舟曲抗震救灾等慈善义拍中,李恒滨的多幅作品以及其它书画家作品拍得的数十万元善款当场捐出,以此帮助灾区民众渡过难关。“万众一心,风雨同舟”是李恒滨特意为玉树义拍题写的一幅书法作品。

  在大灾大难面前,李恒滨十余次投身公益事业,他时刻关注着灾区的救援状况,他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为灾区送去更多的温暖。李恒滨说,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各方面有条件的都应该做一些自己能做的,发挥自己的绵薄之力。“我们也就是传递爱心,都是微不足道的一些事。大家一起来做,作用就会更大。”

  李恒滨表示,他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公益事业。他说:“‘恒基金’是我和四方集团合作成立的,本身就是一种尝试。四方集团本身热心公益,在这一点上,我们有很大共识,我的专长和四方集团的专长迭加起来,建立合作,力求为社会公益事业发挥更大的能量,多做一些实事。”

传承书法文化

李恒滨(右一)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右二)八十寿辰书写贺寿作品

  李恒滨在致力于书法创作的同时,亦关注着高校青年教师和学生的书法艺术发展和对书法学习的态度。2008年12月,他将一次所拍得的款项全部用于创办“恒滨未来四方书画教育发展基金会”,目的是为高校广大书画爱好师生搭建平台,以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

  2011年1月,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成立,担任所长的李恒滨说,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立足甘肃、面向全国、联系海内外书法同道,借助兰州大学学科齐全、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的优势,努力在书法研究、书法教育和书法创作等方面开展工作,并力求在快速发展的甘肃书法事业中与书法界同道共同开拓甘肃书法事业新局面。

  “国粹文化是我们的艺术瑰宝和艺术传承,但在我们现有的教育中,对此关注不多。”李恒滨告诉记者,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和民族认同感,能通过书画传统教育有所深化和加强,它能够对人带来很多好处。书法不仅单纯是写字,对于我们学习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的培养、少年儿童专注力、观察力和审美观的培养都颇有益处。

  李恒滨表示,现如今,学生素质教育的手段并不足,对于书法学习这种良好的素质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并未得到很好的发挥和应用。同时,在“应试教育”的实情下,学校和学生本人因为升学现状,对书法艺术较为忽视,发挥不够。

  除了发展书法教育外,李恒滨还出访国外,在韩国、新加坡、日本等国进行书法文化交流,传播发扬中国书法艺术。他的作品被美国、香港、台湾等地的多所大学作为艺术品收藏。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或者民族文化正在消弱、消亡,那么这个民族的特征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慢慢弱化甚至消失。”李恒滨说,书法艺术之路还很长,他要追寻的是艺术与人生、艺术与社会的完美结合,尽一切可能把书法中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容贯彻于人生和社会理想,竭诚为其弘扬而尽绵薄之力。

一位书法家评价李恒滨的书法:行草给人以线条酣畅、墨色淋漓、一无滞凝的效果

  (2012年12月17日《香港文汇报》A29 特刊)

  相关阅读: 【大公报】雅气 拙气 清气——李恒滨的艺术人生

254
发现错误?报错
文:
图:
视频:
编辑:法伊莎
责任编辑:

推荐关注

阅读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