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报]萃英大先生——古典文学家、诗人孙艺秋

日期:2019-05-30 阅读: 来源: 关键词: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百余年办学的风雨历程中,有这样一批“大先生”们,他们坚守奋斗、默默躬耕,“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他们品格高尚,如竹似兰像菊,虚心淡泊高雅;他们栉风沐雨,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他们潜心科研,勇攀科学高峰;他们醉心教学,留得芬芳桃李;他们精神不朽,源远流长。

钜儒风雅,德高行远,穿越时空,独树一帜。值此110周年校庆年来临之际,学校特推出“萃英大先生百十载师德典范人物”专版,将陆续刊出为兰州大学110年的办学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典范人物,以期在无限的缅怀、追忆和敬仰之中,激励广大师生牢记新时代教育的使命,在双一流的伟大建设中砥砺前行,再创华章!

本期人物:古典文学家、诗人 孙艺秋

孙艺秋 (1918—1998),曾用名楚篱、孙彻、陇人等,河南安阳人,古典文学家,著名诗人。1943年毕业于陕西城固西北联合大学中文系,曾做过记者,当过编辑、刊物主编,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并荣立三等功三次。先后在台湾大学、中原工学院、嵩华文法学院、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学院等院校任教。

孙艺秋一生主要从事唐宋诗词、元曲等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教学以及新、旧诗体的创作。有学术专著《唐宋诗词精选》及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有诗歌专集《泥泞集》《待宵草》等。1979年他与杨植霖等人发起成立了“兰州诗词学会”(后改名为“甘肃诗词学会”),任副会长。遗稿《冷梦亭残稿》已经后人重新编辑、整理,于1999年以《梦与真》的书名出版。

孙艺秋出生于书香之家,从小得到了极好的文化熏陶,他在上中学时,就开始发表诗歌散文作品,同时被聘担任《安阳日报》副刊《雨花》的编辑,后来又与尹雪曼共同主编《新乡日报》的文艺周刊《青烟》。1942年,他的第一部诗集《泥泞集》出版,被收为《诗创作丛书》之一,同时被当年的美国《读者文摘》杂志介绍。他青年时即以才气闻世。在兰州大学校庆90周年时,学生梁胜明(原甘肃日报《雨花》副刊主编)回忆说:“(孙)艺秋与著名作家姚雪垠、魏巍和著名的收藏、戏剧、书法名家张伯驹当年在河南被并称为‘四大才子’。”

1943年,25岁的孙艺秋从西北联合大学毕业后,担任《西京平报》的探访主任兼副刊编辑。1944年,他又任中正中学国文教员兼《高原》文艺月刊的主编。

28岁时,孙艺秋只身以《大公报》记者身份前往台湾采访,同时在台湾大学兼课;29岁时,他返回大陆,被聘为副教授任教于中原工学院、嵩华文法学院。这一时期,是他文学创作的高产期,写有诗、散文、剧本和小说,但是因为生活动荡,以及后来的文革等原因,他的大部分作品散失了,只有少部分后来选入《中国40年代诗选》《河南新文学大系》《中原诗人四大家选粹》等作品集中。

1949年初北京和平解放后,由于部队工作的需要,孙艺秋与妻子一同加入南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二野三十四军文工团、华东空政文工团等单位从事编导工作。在转战解放了几个地区后,还参加了解放舟山群岛的战斗。

1955年,孙艺秋从部队转业,由于情系旧友,西行到了兰州,在兰州大学中文系任教。在那个大力提倡阶级斗争的年代里,虽然他爱党爱国,却也经历了一连串的打击:由于跟著名诗人牛汉通讯,被错误地打入胡风集团;1957年又被错划为右派;在文革“十年浩劫”中,更是在劫难逃。值得庆幸的是,“十年浩劫”结束后,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蒸蒸日上、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一切使孙艺秋先生重新振奋。他与杨植霖等领导和诗词名家创办了甘肃省诗词协会,并担任副会长;在承担西北民院汉语系的教学任务外,还应兰州大学外语系教授水天同先生之邀,为研究生讲授元曲研究课程。与此同时,他的心情也逐渐变好,爱养花更爱写花,写有《荷花》《红月季》《红叶》等一系列的抒情诗,发表有《海滨杂忆》《四季随笔》等系列散文,出版了《野史外记》《唐宋诗词精选赏析》等专著。

在学生毛岸波的印象里,孙艺秋“清瘦、文雅,高高竖起的黑眉,黑眉下闪亮着一对深沉、智慧而炯炯有神的眼睛。他讲课时非常流畅、清晰、声情并茂,不时妙语联珠。”孙绿江、邢永萍在《书城以外我无缘》一文中,有过数段精彩的评述,他们写道:“孙艺秋是一个天生的诗人,这样说是因为他有鲜明的诗人气质,他的感觉很敏锐,因而他比别人有着更多的痛苦、愤怒、失望……因此,他有更多的理想、憧憬、幸福和满足。”这篇文章还评价道:“孙艺秋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他的课旁征博引、生动轻灵又紧扣中心。他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解说尤其深刻和独到,除了学者的睿智与知识的广博之外,还有一种诗人的敏悟与感应……在授课中他常常采用对比的讲法,通过古人与古人、古诗与古诗、古人与现代人、古诗与现代诗、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中国哲学与外国哲学的对比,来揭示中国诗歌的本质,因而他的讲授不仅具有独特的魅力,同时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古今诗歌的融会贯通,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孙艺秋还应邀到甘肃各地,为振兴甘肃的文化而不懈地努力奔波,留下了关于陇南、陇东、兰州等地的不少作品,如:在陇南,有《陇南山行遇雨口占》等系列诗吟;在陇东,有 《虞姬怨》《郑板桥》《麦积山题壁》;在兰州,有《登皋兰》《兰山春意》《夜登兰山》《兰山秋色》《兰山石坊记》《篆额·声撼大漠入烟霞》等作品。

孙艺秋是一位 “善良而聪慧的弱者”,遍阅人世间的是是非非,但仍心存美好,“念天地之悠悠,感一己之渺小。安得善善仁仁,是是非非,尽解世间困厄。”

(《兰州大学报》 2019年5月30日 总第937期 第05版:萃英大先生)

    发现错误? 报错
    文:
    图:
    视频:
    编辑: 赵洋
    责任编辑:

    推荐关注

      阅读下一篇

      Baidu
      map